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2016年,上海的房价迎来分水岭,购房者也是

发表于2021-06-03
标签:上海的房价 物业费 购房 学区房 均价 
2016年,上海的房价迎来分水岭,购房者也是。2016-2017年上海有一波大行情。 #楼市杂谈# #上海# 这次行情之后,上海的购房者群体,完成了一轮“换代”。2015年初的时候,上海房子的均价是三万出头,到了2016年末尾上海房子的均价已经窜到五万二左右。 这还只是整个上海的均价,具体到板块,小区的价格分化还要严重。 这种行情,会导致上海中心城区,以及热点板块的购房者群体越来越“精英化”。什么叫“精英化”?我们一直说,上海绝对不缺房子的,上海缺的是好房子。那么能在上海买好房子的群体,要么是上海土著当中的精英,要么是全国或者世界的精英。 这个群体,有两个特点: 第一、购买力生成的非常快。就像01小结的那个案例,这位听父母建议买了03年的老派学区房的小伙子,注定不可能一辈子住在那里的。 不过5-8年,小伙子肯定又会入手一套自己看得顺眼的,品质更高房子,凭什么? 凭这种来上海买房的外地家庭,在当地已经经过一波筛选,本身生活富足,而且在上海已经打牢职业基础(外企),以及资产增值的基础(学区房)。 第二、见多识广,更加知道什么才是好房子。这条就是字面意思,这群人见过世面,知道一个高品质小区的标配是什么。 这点说个非常真实的例子——物业费,一般土著对三块钱以上的物业费是要炸毛的,但这群人非常清楚5、6块甚至更高的物业费,对小区的居住品质意味着什么。一句话总结,上海每次行情,包括去年底的行情起来后,上海的购房者群体都会经历一次洗牌,留下或者补充进对房子品质接受度更高的群体。除了宝华城市之星意外,另一个例子就是泗泾的融创壹号公馆,18年开盘时四万八一平有点卖不动,现在却能在板块里领涨。 以上这一点,注定意味着上海的“品质牛”小区,会变得越来越抢手。
上一页|1|
/1页